老凤祥:从传统工艺到数字化转型的国潮先锋

来源:乐鱼网官网    发布时间:2025-06-05 18:49:36

  在中国珠宝行业的浩瀚历史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老凤祥。始创于1848年的这家民族企业,经过七代人的不懈努力,不仅在黄金饰品制作领域中树立了标杆,更在最近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开启了一场跨越百年的变革之旅。作为一位与珠宝工艺结缘四十余年的老匠人,崔春岚副总经理目睹了老凤祥如何从传统制艺走向现代化生产,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波折。

  从初入工坊的青涩学徒,到如今的行业领军人才,崔春岚的一生几乎融入了老凤祥的发展历史。作为在黄金制作领域就业的第一代人,他亲历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腾飞的奇迹。同样地,他的成长轨迹也是中国黄金珠宝产业从原始手工向现代工业化转型的缩影。

  崔春岚的故事始于他16岁那年,初入老凤祥车间当学徒。他向着首饰制作的梦想坚定前行,接受了来自周师傅的严格指导。这段时光不仅锻造了他的技术,也让他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学徒期间,他不断钻研镶嵌制作技术,半年后便能独立制作银饰产品。在大约三年后,他被选入金银细工大件组,进一步接触高端首饰制作,广泛接触当时香港品牌的代工订单,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作为工艺的传承者,崔春岚始终认为,只有坚持“精雕细琢”的精神,才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通过不懈努力,他的技艺逐渐得到认可,并成为当时珠宝制作界的重要推手。2004年,他的作品《水之舞》在DTC戴比尔斯世界钻饰大赛中获奖,标志着中国工艺在国际舞台上的崭露头角。

  随着技术的发展,黄金珠宝行业也慢慢的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自2015年起,崔春岚通过不断探索先进的技术,敏锐地捕捉到3D建模、打印、CNC数字化加工等趋势。这些技术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传统工艺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老工匠也要学新技术”,崔春岚不断鼓励年轻一代的工匠适应变化。他的工作室逐渐转型为一个融合手工与数码技术的创新基地。通过数字化建模,年轻工匠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实现设计理念,减少了许多繁琐的操作环节,提高了产品的交付速度。尤其在疫情后,通过技术方法实现远程设计和生产,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潮品牌的兴起,老凤祥也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创新的挑战。年轻消费者往往看重产品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这就需要老凤祥在设计和市场推广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崔春岚指出,现在的黄金珠宝不单单是保值的投资品,更是情感的寄托与传承。在这方面,老凤祥致力于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构建更丰富的品牌故事。

  未来,崔春岚希望能与专业院校合作,培养更多既懂手工制作、又懂数字化工艺的人才。他强调,产品始终是品牌的根基,只有与市场同频共振,老凤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他也十分注重行业人才的培训与发展,以便应对马上就要来临的行业人才危机。

  总之,老凤祥不仅是一个承载着百年历史的民族企业,更是中国黄金珠宝行业转型的风向标。崔春岚的职业生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工匠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的故事。他的坚持与创新精神,正是推动这个行业持续向前的动力源泉。在面临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老凤祥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珠宝工艺的深厚底蕴与无限可能。

  未来,老凤祥如何在国际市场中继续发光发热,可以让我们期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老字号能够在创新与传承中寻找新的契机,迎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